扫描以上二维码,关注文物网,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。
记住密码
唐 开元 纵55.2、横18.5厘米 1982年唐兰夫人 捐赠 北庭都护府残文书册,共存十页,原为罗振玉先生收藏,后唐兰先生购于海王村。册后有唐兰先生题跋称:此册除最后一纸外,均已印入《西陲秘籍丛残》,“其乐”、“慎知”两牒入《沙州文录补》。本文选第一页为户籍残纸,是开元间官员籍贯名录,此册罗振玉先生原题:“敦煌石室唐北庭都护府户籍文牒丛残”有误,疑为新疆吐鲁番出土,是研究我国西...
大朝中统二年(1216年) 边长29.5、厚4.5厘米 1959年周德蕴先生 捐赠 僧人墓塔铭,上刻志文五行,共三十六字。“玉公”、“证公”分别为葬主福达、永住之师,因死者为觉悟得道之人,故称“觉灵”。“中统”为忽必烈年号,其时元朝尚未建立,称“大朝国”,史称蒙古时期。 撰文:盛为人
秦 长40.5、宽18.6、厚9.5厘米 1963年钱俊瑞先生 捐赠 秦始皇陵用砖,长方形,棱角规整,以含多种矿物成分的骊山沉泥烧制,色青灰,质地细硬,体重如石。除一侧外,其余各面皆饰细绳纹,头端一侧印有长方形戮记“左司高瓦”四字阴文小篆。砖,古称甓,从瓦,或作#,故在初期砖上往往借用造瓦印记。“左司”是左司空的简称,左司空是少府的属官,秦及西汉时主遣砖瓦等工程用器。“高”为人名...
径10.8厘米,重437.8克 1961年戴葆庭先生 捐赠 清咸丰三年(1853),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天京(南京),并正式开铸太平天国钱。此钱为太平天国大花钱,面文 “太平天国”对读,宋体;宽缘部饰二龙戏珠纹,其下有寿山福海,寓意吉祥。背文穿上、下对读“圣宝”,左右饰双凤;宽缘部饰八吉祥徽,即宝盖、法轮、金鱼、 宝伞、妙莲、宝瓶、盘肠、法螺。此钱郭缘精整,纹饰生动。 ...
明 长22、宽13.5厘米 1957年罗伯昭先生 捐赠 洪武八年(1375)发行“大明通行宝钞’’六种。二十二年(1389)又造十文一五十文小钞五种,此票为四十文小钞。 票面上端横书“大明通行宝钞”,左右各饰云气纹。下以藤蔓、西香莲花为花栏。栏内上部横书面值“肆拾文”,其下为四十个铜钱串图,每十个一组排列;左右九叠篆“大明宝钞”,“天下通行”;下部有钞文:“户部奏准印造,大...
春秋 长18.9、宽3.2厘米,重6.4克 1962年张开济先生 捐赠 春秋战国时期,齐邑节墨所铸刀币。面文“节墨之法化”,“节墨”即今山东“即墨”,系齐刀中最早出现的大刀。体形较大,制作精美,文字隽秀。背面三道横纹下一星号,星号下铭文“卜”。节墨刀出土稀少,故为刀贷之上品。 撰文:翦宁
清 通高12.2、长11.6、宽11.6厘米,重6800克 1956年溥任先生 捐赠 龟钮,龙首龟身龙尾,方印,金质。印文为篆体中的“芝英篆”(即笔画的起笔收笔处“开叉”),阳文满汉文“和硕醇亲王宝”。和硕代表爵位等级,此印为道光帝第七子奕譞于同治三年被赐以“加亲王衔”时所铸。其子载沣(摄政王)世袭亲王。载沣子溥仪即宣统皇帝。此印为溥仪弟溥任先生所捐,具有较重要的历史价值。
大顺永昌元年(1644) 通高1O.6、长1O.3、宽6厘米 1959年王献唐先生 捐赠 李自成大顺政权官印,传1936年山东恩县出土。长方形,椭圆形长柄。印面镌刻阳文篆书“夔州防御使符”六字,周有边栏。印背右刻“夔州防御使符”,左刻“永昌元年肆月 日遣”。印左侧刻有编号:宇字陆佰肆号。李自成于1 644年正月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,三月进入北京。《甲申传信录》卷五载“李闯既入,五日...
天完太平元年(1556) 通高1.2、径11.8厘米 1964年杨世寿先生 捐赠 印圆形,扁薄。1963年河南光山县出土。正面边缘有宽边框,中间另有方形栏框。内阳文篆书三行:“管军万户府印”。框与栏空隙间缀有迥纹。背面右侧楷书刻:“管军万户府印”六字, 左侧刻:“太平年 月 日、中书礼部造”二行十字。把钮失。太平年号史无记载。清人汪中《述学》中曾记载他得到二方外圆内方的印...
宋 通高3.5、边宽6厘米 1955年叶叔重先生 捐赠 柱状方钮,文为西夏文,外有细线一周。据罗福颐先生《西夏宫印汇考》考释此印为首领印,印背文字不清。 撰文:史希光
晋 高2.4、边宽2.2厘米 1953年叶叔重先生 捐赠 铜质,驼钮,蹲伏状,造型简练。印面正方形, 白文刻“晋率善叟仟长”六字,印文方笔取势,结构端庄稳重。率善即循规为善之意,叟是中国西南部的古代民族,据《华阳国志》记载,北达天水,南至南中,都有叟人分布。叟部落在西晋时发展得较为强盛,东晋后叟人即不见记载。仟长即仟人之长。该印是西晋朝廷颁发给叟部落的仟长之印,是西晋政权安抚少数...
汉 母印高2、边宽1.6厘米,子印高1.1、边宽1厘米 1959年李华明先生 捐赠 铜质,正方形,隆起圆钮。西汉中期时私印中出现了子母套印,母印中空,子印从侧面套进母印空凹处,两印合为一套,设计相当巧妙。母印朱文,印面“成常私印”,子印白文,印面“成君上印”。所用字体为摹印篆,属刻印专用字体,笔划苍劲雄键,体态方正宽博,印面整体十分完美。 撰文:张燕
战国 1965年河北唐山出土 高1.2、边长3.1厘米,重25克 1965年赵恩华先生 捐赠 燕国官印,鼻纽,白文古文“会平市玺’’四字。唐山地区,商代在狐竹范围之内,西周为燕侯封地,战国时期属燕国,是燕国的重要都邑之一。唐山在燕国时可能名会平。文献虽无记载,但可补史料之不足。此印是研究古代唐山历史及战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文物,有重要历史价值。 撰文:张润平
宋 每开纵25.7、横36.7厘米 1964年吴空先生 捐赠 诗刻拓本,剪裁装潢为折叠式册,共十六开本,每开四行,每行二、三、四字不等。七言四十句长诗,行楷书。诗前有“奉题琴师元公此君轩,庭坚”,诗后:“元符二年冬访予干楚道……咄嗟而成,又不加点”,共五十字。引首有张延济书签题“山谷先生诗刻”,下三行小字行书 “宋拓本,清仪阁珍品,道光癸巳九月十八日,廷济”。下钤“延济”,“张东...
北凉且渠安周承平3年(445) 纵135.2、横85.8厘米 1976年李章汉先生 捐赠 原石清光绪年间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,光绪三十二年端方在柏林拓本。碑文二十二行,每行四十七字,正书,微存隶意。撰文者为中书郎中夏侯粲,结尾有“监造法师法铠,典作御史索宁”题名。北凉为十六国时期匈奴族且渠蒙逊于公元397年起兵拥段业建立的政权,此碑的建造者且渠安周是且渠蒙逊第十子,内容记载他崇...
官方微信
官方微博